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重要物] 學術倫理教育筆記 更新至2023.4.27

目錄
研究倫理定義與內涵 2F
不當研究行為:定義與類型 3F
不當研究行為:造假與變造資料 4F
不當研究行為:抄襲與剽竊 5F
學術寫作技巧:引述 6F
學術寫作技巧:改寫與摘寫 7F
不當研究行為:自我抄襲 8F
論文作者定義與掛名原則 9F
著作權基本概念 10F
個人資料保護法基本概念 11F
隱私權基本概念 12F
受試者保護原則與實務 13F
學術寫作技巧:引用著作 14F
研究資料管理概述 15F
認識學術誠信 16F
為什麼不能作弊 17F
不當研究行為及學術寫作技巧 18F
網路著作權 19F

來源皆為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學術倫理的目的在於培育研究者負責任的研究行為及態度
社會大眾期待學術研究者有不同的標準,但仍有一些研究準則已被普世接受。
為了避免觸犯既有準則,傷害到被研究者的權利、研究準確性,阻礙研究領域發展,破壞大眾對研究單位的信任,研究者不可輕忽倫理。

一般民眾對於專業研究者抱持尊敬信任態度,相信科學研究發展目的是為了人類社會福祉。
若研究者做出違反社會規範或普世價值的行為,不僅個人受到質疑,在社會角度也會影響國家決策,進而影響國家聲譽。
研究是指系統地利用科學方法規劃設計蒐集資料,並將資料進行分析詮釋地過程,目的在於探求特定問題的答案。
倫理是指個體在某環境下,主觀行為應當遵循的客觀準則規範,以理性態度歸納普遍準則探討並約束人類行為。

校園學術倫理泛指大學院校中與學術活動有關的倫理議題,包含了研究倫理。
而研究倫理泛指研究時可能涉及的倫理議題,主要包含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倫理、有關動物研究的研究倫理、負責任的研究行為

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倫理(Human Research Ethics):

任何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都可能為他們帶來風險,或產生損及利益的結果。
追求科學進步的過程中,也需要保護研究參與者。
現今人權意識提高,研究者需要尊重研究參與者,以維持或增進大眾對學術研究的信賴。
在學術先進的國家,進行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前,應先通過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核。
多數學術期刊也要求作者須提出通過倫理審查的證明,可知保護研究參與者已成為國際必備要求。

動物實驗倫理(Animal Research and Ethics):
人類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斷藉由動物研究的結果基礎進行人體研究,於是動物實驗在醫學研究上變得非常常見。
動物實驗的3R原則,要求對動物盡最大的照顧責任,進行動物實驗前先確認有無替代方案,並盡量減少使用量,且要調整實驗方法盡量讓動物舒適。

負責任的研究行為(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研究者必須遵守誠實、正確、效率、客觀等執行研究的核心價值。

當今研究的倫理規範來源主要有四種:專業規範、政府規定、機構政策、個人責任。
專業規範主要指學術研究界認同的規範,每個研究領域都有各自的專業規範。
政府規定包含各法規及行政規則,還有主管機關的函釋。
機構政策為受政府補助的研究機構訂立的內部政策,內容應比政府規定還要廣泛,顧及整體機構可能面臨的責任。
個人責任和前三者不同之處在於,前三者是最低標準,且不一定能解決道德兩難的情境。
研究者必須具備批判反思且解決問題的能力。

遵守研究倫理,才能維繫科學研究在學術和社會上的價值。
若研究違背倫理,則傷害了研究參與者,也浪費社會和研究資源,更可能誤導其他研究者和決策者。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常見的不當研究行為類型有「資料蒐集程序不當」、「造假與變造研究資料」、「剽竊與抄襲」、「不當之作者定義和不當掛名」、「重複發表與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等五大類型。
期望在解釋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後,能有助於學習者察覺潛在的不當研究行為,避免違反倫理規範。

不當研究行為是指,有明確證據顯示,研究者明知不當卻故意進行違背規範的研究
最低判斷標準為造假、變造、抄襲,但仍有其他不當的研究行為類型。


常見的不當研究類型有「資料蒐集程序不當」、「造假與變造研究資料」、「剽竊與抄襲」、「不當之作者定義和不當掛名」、「重複發表與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等五大類型。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生物為研究對象時,蒐集資料的方法不當,造成受試者生心理無法承受。
研究者需要完整的讓受試者理解研究目的,並取得同意才進行研究。
第二種是以非生物為研究對象時,因人為疏失或是儀器設備失常等因素,造成資料蒐集錯誤。
通常是因為不遵守實驗程序,或是儀器操作步驟錯誤,缺乏實驗室使用知識。

造假與變造研究資料:
造假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不存在的研究資料,變造則是刻意操弄資料和過程甚至儀器。

剽竊與抄襲:
研究過程中盜用或借用他人的研究構想、過程或成果,或是複製別人的文字圖表,卻未引注出處。
為避免抄襲,撰寫論文時除了標註原文出處,還可以使用引述、引用、摘寫。

不當之作者定義和不當掛名:
學術分工精細,研究仰賴多人力量完成,因此誰有資格成為研究結果的作者,成為研究倫理的重要議題。
凡是對研究有實質貢獻的人都算是作者,若是只負責單一功能的人員,則沒有足夠的資格成為作者。

重複發表與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
將同一份研究資料、學術著作等重複用於申請不同的補助,或是重複出版發表在不同刊物或研討會。
許多補助經費的單位都有明確規定研究者不可重複申請補助,期刊和研討會也禁止重複出版發表。

研究者在享受學術自由的同時,更需要遵守研究倫理。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研究資料的分析結果時常會和預期違背,有些研究者為了讓結果變得完美,選擇操弄資料或是結果。
如果處理得不當,就會產生造假或是變造資料的疑慮。

造假意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含數據、圖片、結果,並且將虛構資料成果發表。
變造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研究過程,或是調整真實結果的行為,另外也包含故意隱藏不理想結果來美化資料。

研究過程中用於分析結果的原始資料都必須被妥善保存,在必要的時候才能查證結果正確性。
近年來圖像後製技術發達,研究圖像是否可以進行後製,可接受的後製程度為何,至今仍未有確切定論。
目前大部分出版商或期刊有制定相關的規範,允許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下修改圖片。
原則上只能適度調整清晰度,在不影響正確傳達訊息的情況下調整亮度、對比、色彩。
而強調、模糊、移動、刪除等增加圖像具體特徵的後製方法不被允許。

研究數據的處理,目前原則上需要在研究結果發表後的三到五年內保存好。
五點原則作為處理研究資料的參考
研究過程中應當詳細記錄所有數據,並重複確認數據正確性。
進行研究與報告研究結果時,應謹慎處理研究事項,完整如實報告研究結果。
即使研究結果不如預期,也不應該造假或變造研究資料與結果。
對研究進行或處理資料的方式不清楚,務必詢問相關領域專家,或是指導教授。
在研究結束、結果發表後,仍應妥善保存研究的原始資料。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現今資訊科技發達,搜尋和複製資訊也變得便利,學生容易使用各種設備複製文字和圖片。
若在文章中過度使用他人的想法和觀念,未明確區隔自己與他人的論點、或沒有明確標註就使用他人著作,都可能算是抄襲。

根據教育部字典,抄襲意指抄錄他人作品作為自己作品
學術界說法則認為,英文的學術文章中有連續七個字跟別篇文章相同就有抄襲疑慮,但在不同領域和學者定義中又有不同。
抄襲的檢視標準相當嚴苛,且並非單一標準。
在學術界的廣義標準來說,不只是表達上的抄襲,內在的思想、概念、原理方面的竊取,都會被視為抄襲

現今時代,除了文字和想法,數據資料、電腦程式、圖片、音樂等智慧產物都可能被剽竊。
抄襲或剽竊是不合法也不道德的引用,若研究者無法適當解釋概念的來源,讓人以為是研究者的原創,就是抄襲。

相關研究歸納出幾個學生採取抄襲行動的原因:
學生本身的錯誤心態、時間管理不當、學生能力不足、教師因素

為了避免觸犯抄襲,我們最先能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各領域的相關規範,以及正確的寫作格式
APA格式:社會科學與心理學領域
MLA格式:人文科學與文學領域
AMA格式:生物醫學領域
Chicago格式:歷史、藝術、哲學領域
IEEE格式:資訊、工程領域
除此之外,不同期刊也會制定不同的參考文獻撰寫方式,投稿前應當參閱期刊規範。

學術領域中,若引述文字在四十字以內,可直接在文章內引用,前後補上引號。
若超過四十字,則需要另外放置於獨立段落,並縮小字體大小,縮排和空行也要注意。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正確合適地引用和詮釋收集到的資料,才能避免造成抄襲或剽竊。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寫作,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的方法可以分為引述、改寫、摘寫

所謂引述,是一種引用他人論述增加自己內容的技巧。
一般學術論文會有引註(citation)或是參考文獻(reference),目的是標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避免有抄襲研究的嫌疑。
引註(citation)位於文章主體,為引述他人說法時的簡要註明資訊。
而完整的資訊則會在文章的最後或是引註該頁下方,以參考文獻(reference)的形式呈現。

需要引述的情況主要有三種:引述二手資料、呈現受試者原始回應、引述他人觀點。
引述時通常在引述文字前後加上引號,或是單獨成段,區別自己所撰寫之內容。
除非原作已經佚失,否則應當避免使用二手資料,以一手資料為主。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為了避免研究報告變成各種參考資料的雜亂混合產物,研究者應當學習改寫摘寫的寫作技巧,讓研究結果增加可讀性和價值。

改寫(paraphrasing)是指引用他人資料時,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以自己理解的觀點再次表達內容。
改寫的目的除了可以整理合併不同出處的資料,並且能夠用自己的觀點闡述,從舊有的東西產生出真正的新東西。
改寫時必須要誠實表達自己對資料的意見,包含引用者自己的理解說明,並且要保留資料作者的論點,不可以扭曲或是擷取片面。
改寫的寫作規範,一般來說不成文規定包含但不限於:不可單純使用同義詞調換、僅加入或刪除少量詞彙、純粹將字句結構調整互換。

摘寫(summarizing)是指用簡短的文句敘述文章想要傳達的主旨,常用於縮減較長文字,例如濃縮書本章節或重點,也被稱為摘寫大意。
幾個要件應當特別留意:使用精確並中性的文字語氣、盡量使用非原文中的字句,若無法避免此情況則使用引述。
和改寫相比,摘寫的結果長度會比原文短許多,而改寫則會差不多。

改寫的概念是換句話說,用其他方法傳達原文的精神;摘寫則是用精練的文字表達原文的內容。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一般的抄襲是偷竊他人的創作成果,而自我抄襲則是著重於欺騙
自我抄襲的判斷依據較為模糊,但由於自我抄襲對學術研究毫無貢獻,是浪費資源的行為,所以被視為不當的研究行為。

當研究者將自己以前的著作內容或構思放在新的作品中重新再現,但卻沒有加上資料來源,讓讀者以為這個資訊是全新的,這麼做就稱為自我抄襲
以下幾種情況可能出現自我抄襲:重複發表、資料切割(分散發表)、擴充後的重新發表、文字重複使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此有相關規範:研究計畫或論文皆不可抄襲自己的著作,不應將已發表成果視為將進行的研究,或是隱瞞自己曾發表類似研究的結果。
若是使用的文字讓讀者對內容創新程度產生誤解,即可被認定為自我抄襲。

避免自我抄襲的手段,最主要的方法是研究資料只用於一份論文,若使用自己寫過的文字,應當使用引述改寫摘寫等方式,標註資料出處。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學術研究經常需要眾人合作得以完成,分工時誰有資格被列為研究結果的作者,便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論文所列的作者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讓讀者了解研究的執行者和研究結果權力的歸屬,當讀者對內容有疑問時便可向這些作者提出詢問。
對論文有實質貢獻者即可成為作者,而各大領域對於實質貢獻的定義有所不同,例如心理學學會認為設計研究問題、實驗內容、統計分析、詮釋結果、撰寫文章都算。
若貢獻程度有差,則依照排序來表現重要性,第一作者是主要工作負責人,通訊作者則負責主持研究工作並確保論文正確性與品質,並有責任與期刊和讀者互動。

常見有爭議的掛名作者包含以下四種:
受贈作者,為了私人利益而將對研究沒有足夠貢獻的人列為共同作者。
榮譽作者,因受到人情或回饋等理由而將對研究沒有足夠貢獻的人列為共同作者。
聲望作者,因對方的個人聲望而將對研究沒有足夠貢獻的人列為共同作者。
幽靈作者,和前三種相反,雖然對研究有實質貢獻,卻被排除在作者列表之外。

在台灣也有對此進行相關規範,所有列名作者鷹對自己貢獻的部分負全部責任。
上述不當列名的形式也在規範中列出,須符合貢獻定義才可列為共同作者。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認定的學術抄襲行為,有時候不符合著作權法所明確規範的抄襲定義,因為著作權法的規範更加嚴謹

著作權法是為了保護人類創作而制定,進而鼓勵人類發揮創造力,提升整體文明進步。
關於著作的定義,著作權法認定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內的創作皆屬,至於是否算是創作就沒有嚴格制定。
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必須符合幾點要件:著作已完成、是人類精神的產物、具有獨立性和創意性、著作能讓人感受。
著作不需要有具體實用價值,只要符合創作性即可。
法律公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所作、標語及通用符號名詞公式、新聞報導、考試題目等皆不屬於著作。

著作權法明定的著作種類有以下幾類:
語文、音樂、美術、攝影、圖形、視聽、錄音、建築、電腦程式。

著作人是指創作著作之人,由於沒有規定著作人非得是自然人,所以各種法人也可以是著作人。

著作權法保障的權利可分為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
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權,不需要登記註冊,採取創作保護主義,不過有少數例外。
著作人格權是永遠生效,而財產權者依據種類不同有所保障期間。

在著作權法中並沒有抄襲的用語,一般所謂的著作抄襲是指重製或改作。
重製定義為用印刷錄音影等方法重複製作;改作則是以翻譯編曲改寫等方法另為創作。
司法機關會以接觸實質相似為判斷依據。

小貓貓2025了喔!
(點一下彌宙傳送到小貓貓2025大事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