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3
作為最早期的作品,那個時候我還沒有逐漸建立自己的畫圖風格,所以你會注意到我的matel並沒有和前文說的一樣寬度0.23,因為那個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最小可以到0.23。
沒有甚麼特別的,只是為了配合nmos所以必須讓out在左邊或是右邊,進而決定pmos裡位置的安排。

-
FA(全加器)
第一次遇到的大型作業,並為後來的災難埋下重大伏筆。
課本上有很簡潔的版本,但是我不知道它的原理,只好土法煉鋼,最後這個成品還被助教吐槽說之後要重新做,然後我後來當然也沒有做。
因為後面的lab會很常用到FA,所以請盡量好好地完成他。
另外要注意,使用FA的時候要記得ABC不能隨意連接,如果Schematic上面設計讓A連到Ain,layout就不能連到Bin,雖然就輸出結果來說應該會一樣,但是在LVS的時候是不允許的。


-
DFF(D Flip-flop)
這次有參考學長的想法和創意,類似的畫法在後來成為我主要的風格。
這個的Schematic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不用label的例子,直接一路亂竄接,要檢查是否錯誤會很麻煩。
課本上有電路圖,但是要仔細看他圖中的圈圈以及正反,當初我在畫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和確認。


-
MUX4(4輸入多工器)
個人很滿意(?)的傑作,本來想說先製作好MUX然後再拿來組合,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採用了其他方案(?)。


至於當初MUX2的設計如下:


-
XOR(Exclusive or)
採用了維基百科神秘的設計,在之後還會很常用到,有很多發揮舞台。


-
4-bit Array Structure Multiplier, using carry ripple adder
開始出現對我來說超大規模的課題。
16個小方塊是AND(NAND接INV),配合結構圖擺放在需要接的FA附近,並讓input能以直線的方式穿越這些AND。



-


 |